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东方网2月4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今天是第14个世界癌症日,本届宣传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发布上海“癌症图谱”:上海每年新发癌症近5万例,近4成为中青幼年;最常见五大癌症是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年新发癌症近5万例,因癌症死亡约3万人,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全国平均...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营养所王慧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发现高血浆25(OH)D水平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
据介绍,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其缺乏与包括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内的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25-羟维生素D(25(OH)...
来自美国休斯敦的消息(2013年1月3日),贝勒医学院遗传实验室(以下简称BCM)将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整合双方优势项目深入完善产前遗传检测。BCM是芯片平台进行DNA分析的专家,贝瑞和康在中国的生物技术领域内是一家先驱企业,提供利用母亲外周血进行无创DNA产前检测的服务。
&...
当数家美国企业群雄并起,争夺无创产前检测市场时,贝瑞和康正专注于为中国孕妇提供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无创DNA产前检测服务。
贝瑞和康成立于2010年,由CEO周代星带领的专长于第二代测序的基因组学专家团队创建,总部设在北京,在上海和青岛均设有专业的检验所。贝瑞和康除涉足无创DNA产前检测市场外,还对外周血中早期癌症的检测极为关注。
目前临床对...
戈谢氏病、法布雷病、庞贝病……这些疾病虽罕见,却无不危及患者生命。记者2月24日从第一届北京罕见病学术大会获悉,我国罕见病患者近千万,他们面临着高误诊高漏诊、用药难用药贵的困境。
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65‰至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目前确认的罕见病有六七千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约有80%的罕见病是遗传缺陷所致,其中...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病毒学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重组的新城鸡瘟病毒(A recombinan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可以杀死包括耐药性癌细胞在内的所有种类的前列腺癌细胞,而且可以使得正常细胞不被损伤。
研究者表示,基于这种病毒的...
2012-06-21 10:13:00
父母求助网络希望女儿活命
金陵晚报记者 洪唯
“我们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2010年11月 我的爱人为我诞下了1位可爱的小公主(赵俊妍)一家人很幸福的生活着!
可就在2012年2月14日这天宝宝昏昏沉沉睡了半天并发现身上有不同大小的小红点!随即我们就带着宝宝到医院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医生说确诊是得了白血病!当时我们都接受不了事实!这时...
2012年06月22日 07:52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6月22日消息:据《东方早报》报道,一只出现在浦东机场的苍蝇被证实携带可致暴发性脓毒症的污蝇杆菌,该菌曾造成法国东南部个体和南美洲阿根廷个体的暴发性脓毒症。上海检验检疫局表示,这是首次在我国境内发现该病菌。
这只携带污蝇杆菌的大头金蝇是在浦东机场检验检疫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点发现的。上海检验检疫局对口岸截获的媒介生物开展分类学鉴定...
时间:2012-06-22 21:46:42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姚博)1岁多的小男孩,却不明原因地得了下肢血栓,由于年龄幼小,医院都无法进行治疗,看着孩子每天疼痛地不停哭闹,靠摆摊为生的父母揪心不已。
记者见到泽泽时,他正在病床上哭闹着,的右腿看上去明显比左腿粗了两圈,泽泽的母亲说,他们家在河南省三门峡,今...
2012-06-26 10:59
“求求大家,救救孩子。”昨日下午,看着5岁儿子小圣楠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不吃东西,黄用心如刀割。
黄用一家住在新圩后埔村,刚刚过去的端午节,一家人一直处于担忧之中。小圣楠从小患上罕见的恶性苯丙酮尿症,每天都必须服用BH4、美多芭等药物控制病情。可是,日前,BH4(科望)突然缺药,让这个原本不幸的家庭更添焦虑。
...
时间: 2012-06-26 作者:东南快报见习记者 金川 文/图
小圣楠和妈妈
东南快报讯(见习记者 金川 文/图)近日,微博认证用户“交警陈清洲”的一条关于“救小圣楠,求BH4(科望)!”的微博引来各方关注,患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的5岁小朋友黄圣楠在停药三天后,病情发作痛苦难耐。虽然已寻找到救命药,但高昂药费却成...
2012年06月19日18:28
深圳华大基因(BGI)和美国费城儿童医院(CHOP)表示,双方希望通过对1000种罕见疾病基因组学研究,寻找到更多与罕见病相关的致病基因,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和个性化治疗奠定坚实的遗传基础。
罕见病往往是遗传疾病,也就是病人的某些或某个基因出现了少见的突变。世界卫生组织(WTO)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至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已经...
时间:2012-06-27 04:01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近日,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范涛主任成功为一男孩做了腰背部后正中入路病灶切除术,为这个七种疾病集一身的孩子解除了痛苦。
该男孩来自安徽宿州。三博医院的范涛主任认真检查了患者,制定了严密的手术方案,在神经监测下,为男孩实施了腰背部后正中入路病灶切除、囊肿切除及脊髓栓系松解术。
据范涛主任介绍,男孩的诊断总共有7个...
2012/06/27 [来源:辽沈晚报]
辽沈晚报讯(记者 孙泽锋)沈阳一名50岁男子患上罕见的心脏疾病,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医院专门架设了卫星视频。通过实时传递的视频和音频信号,在沈阳心脏专家实施手术的同时,得到了数百名全世界顶级专家的实时技术支持。
昨日记者从实施此例手术的沈阳军区总医院了解到,这名沈阳男子姓张,现年50岁。之前因为胸口莫名其妙的疼痛而接受医院检查。医...
新闻中心-中国网 news.china.com.cn 时间: 2012-06-30
最近,中央电视台报道了福建厦门一幼儿身患BH4缺乏症却求药无门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罕见病问题的高度关注。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和完善,患有常见病、慢性病的患者逐渐得到了保障。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疾病,特别是一些遗传性的“罕见性疾病”的治疗保障机制,我国却还相对缺乏相关的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
2012年06月30日14:37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章微 通讯员 王志红 张文明
本报讯 今年3岁大的男宝宝,从小到大常抓破皮肤和咬破舌尖、手指,医生给他打针、挂瓶,他都不会哭闹。原来这是因为宝宝先天基因缺陷,痛觉不敏感。近日,福州总院就接诊了我省首例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者”。
近日,福州总院接诊了一名来自平潭的特殊宝宝。他今年3岁...
2013年01月04日09:40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生物技术带来发展新机遇国内产业提升需补三大缺失
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借力生物技术发展,国外“孤儿药”的研发效率已经大幅提高。由于80%的罕见病都是遗传病,随着疾病相关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很多特异性作用靶点都有可能成为研发“孤儿药”的突破口,生物技术的大量介入,为“孤儿药”研发和市场快速扩张...
时间:2013-01-05 10:54 来源:新华网
“都五岁了,连句爸爸妈妈都不会叫……”1月4日下午,平度市祝沟镇山里石家村的石德强看着眼前的儿子既心疼又犯愁。2008年,石德强的小儿子文豪呱呱坠地,一家人沉浸在喜悦当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人开始着急起来,因为文豪都两岁了还不会说话...
2013年01月04日13:40 今晚报
本报讯 (记者郭熠)滨海新区一名7个月大婴儿患上世界罕见疾病——新生儿特发性主动脉钙化(IIAC),在中国属首例确诊。
记者昨天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儿科看到,齐斌和王静夫妇正蹲坐在重症监护室的门外等待每天一小时的探视时间。他们的孩子小缘缘身上插满管子,静静地躺在重症监护室内。夫妻俩告诉记者,去年5月份,缘缘诞...
伊朗一名男子患罕见疾病,眼球上长毛发。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外媒报道,伊朗一名19岁男子患有一种罕见疾病,他的右眼球上长有一个会长毛发的囊肿(cyst),这个囊肿不仅影响其视力,还导致他每次眨眼时都感觉不舒服。
据报道,这名男子天生就患有这种疾病,眼中的囊肿也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已经长至5毫米乘以6毫米大小。
医...
热门活动
分享至:
-
第二届中国类器官转化医学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11月14日-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9月19日-20日
地点:北京京仪大酒店(北京海淀区大钟寺东路9号)
[详情]
-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刚刚
时间:2025年06月12-15日
地点:上海
[详情]
-
中国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大咖论坛
2025-02-27
时间:2025年02月27日
地点: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上海浦东东方路969号)
[详情]
-
最新原创
快捷导航
热门标签
订阅Newsletter
提交您的邮箱地址,我们会定期将电子期刊发送到您的邮箱
微信号:zhuanhuayixue,转化医学领域核心门户,提供优质原创内容,深度行业分析,最新资讯报道。
转化医学网视频号,更多有趣好玩儿、有观点、长知识的生物医药视频,欢迎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