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系列直播】多组学解码,全链条破译生命密码--构建单细胞-时空多组学-精准代谢-高深度蛋白全链条深度挖掘
【直播】解析单细胞时空组学,破译生命空间微密码 —— 从时空组学技术前沿到实战案例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18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世界首次!中国两名男子率先接受了开创性的心脏病干细胞治疗,成功康复!

2020-05-14

  实施这项手术的心外科医生表示,中国的两名男子是世界上首批接受“重新编辑”干细胞的心脏病实验性治疗的人,并在一年后成功康复。在2019年5月份,外科医生告诉《自然》杂志,这两名男子被注射了来自诱导多能干细胞衍生的心肌细胞,这是多能干细胞技术在治疗受损心脏方面的首次临床应用。   目前还没有结果公布出来,因此没有参与到这项研究工作的研究人员提醒称,目前没有方法证实这项治疗是否...

【新冠】中国研发的第四个新冠疫苗获临床批件 将启临床试验

2020-04-28

我国研发的第四个新冠疫苗获得临床批件,明日启动临床试验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4月27日晚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生物”)方面获悉,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下称“北京生物”)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监局临床试验批件。 中国生物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表示,刚刚获得临床批件的新冠灭活疫苗将于4月...

【聚焦】百度与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联合设立基因测序工作站

2020-04-26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百度集团副总裁吴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应急技术中心主任谭文杰、百度首席技术官王海峰鉴签。   据介绍,百度已为工作站提供一整套最先进的基因测序设备。百度还将基于AI、大数据能力,推动线性二级结构预测算法LinearFold、全新出炉的mRNA疫苗二级结构设计算法Line...

因美纳中国发布全新NextSeq™ 2000测序仪 定义未来测序应用新场景

2020-04-26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而基因测序技术则是人类不断探索生命科学,解码生命本质的基石。随着生物基因技术快速发展,如今,基于新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的基因测序技术在包括微生物、肿瘤,遗传疾病与单细胞测序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中国广大的科研工作者对于基因测序的准确性、数据通量、分析效率及生物信息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

【战新冠】发现新型变异病毒快速增长,海外感染比例远超中国!

2020-04-22

战新冠@志诺维思 fight-sars2@genowis.com 2020年4月21日 摘  要 “战新冠”(fight-sars2.genowis.com)致力于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及演化动态,希望通过世界各地的新冠病毒序列分析出疫情期间,病毒所发生的变异及其群体变化。截至4月20日,“战新冠”平台一共收集到来自65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55...

【柳叶刀子刊】中国香港为什么没有采取全封闭以应对第一波COVID-19?

2020-04-21

  研究表明,检测,追踪接触者和人群的行为改变等措施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性影响远远小于全封闭。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控制COVID-19。   香港直到2020年3月31日似乎避免了一个主要的COVID-19爆发,根据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的一项新观察研究指出,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采取了更宽松的控制措施,只是加大了边境的入境限制、隔离、隔离...

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后和助研招聘公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

2020-04-16

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生殖和干细胞领域从事创新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基地,曾是WHO/Rockefeller基金会在全球设立的六个“胚胎研究中心”之一。在国内和国际均具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实验室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两项、省部级奖励多项,研究成果曾3次入选 “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2...

【快讯】中国首款智能显微镜获批,单个镜下分析平均只需300毫秒,助力肿瘤免疫组化高效精准诊断

2020-04-09

  近日,由金域医学、腾讯AI Lab、舜宇光学科技共同研发的智能显微镜已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临床用智能显微镜产品。   该显微镜可以在免疫组织化学(IHC)场景中为病理医生的镜下判读提供精准的定量分析。在确定视野后,该显微镜即可运行算法,在300毫秒以内迅速计算出该区域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数量...

【快讯】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声明,回应华大智造对定向招标的质疑

2020-04-04

  4月3日晚间,华大集团旗下子公司华大智造,在官网发布了《程序不正义,结果无意义——致中国疾控中心的一封公开质疑信》,信中质疑中国疾控中心在近日的基因测序仪采购中,存在“定向招标”、“高于市场价近一倍招标”、“公示期过短”的行为,而最终目的是为了采购美国基因测序仪公司illumina的产品。今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声明进行回应,原文如下: ...

共同努力抗击在中国爆发的SARS-CoV-2疫情

2020-04-02

  2019年末在中国武汉,人们在一群不明原因的肺炎患者体内分离出一种前所未知的β冠状病毒,起初命名为2019-nCoV, 后来从2020年2月11日起WHO把这种病毒命名为SARS-CoV-2。截至2020年3月2日,在中国SARS-CoV-2 病毒已经感染了8万多名患者,其中1万多名患者为重症COVID-19病例,同时在中国境外有9千多名COVID-19病例。中国政府...

2020年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生分会肾上腺性高血压外科协作组(CUDA—AHS)线上研讨会皮质癌专场圆满举行

2020-03-30

  2020年3月23日,“2020年肾上腺性高血压相关疾病第一次学术会暨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肾上腺性高血压外科协作组城际慢病诊疗学术交流会议” 于线上圆满举行。会议由成都医学会与凉山州医学会联合主办,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医师分会肾上腺性高血压外科协作组与西昌市人民医院共同承办,银丰基因作为临床肿瘤研学联盟指定地唯一落地执行方,参与了本次会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强、朱育春和彭星辰教授,武汉...

【热点】Science深度:复工潮与严防控,中国怎样平衡?

2020-03-30

恢复生产,形势转好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活几乎恢复正常。商店、餐馆、酒吧和办公室都开放营业。制造业也恢复生产。甚至主要城市的道路再一次拥堵了起来。据统计,截至3月24日,中国已实现四分之三的劳动力重新复岗。即使COVID-19大流行的重灾区武汉,封锁也将于4月8日解除。 这样的成绩世所罕见,世界普遍认为应该很难做...

开展中国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ACH)人群的疾病调查

2020-03-28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Pseudoachondroplasia,PSACH, OMIM600310)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软骨低聚物基质蛋白(COMP)基因突变所致;其特征为不成比例的矮小、关节松弛、早发型骨关节病、脊柱、骨骺和干骺端发育不全。考虑到普遍对该疾病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使患者的就医、诊疗常常面临极大的困难。本文将从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

【Nature社论】中国的冠状病毒应对措施可以教给世界其他地区什么

2020-03-18

导言:随着新的冠状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疫情不断升级的国家急切希望了解中国的极端封锁是否足以控制这场危机。那么,作为有效控制疫情的国家,能给其他国家提供什么好的经验教训呢? 《自然》杂志与流行病学家讨论了封锁措施是否真正奏效,是否足以鼓励人们避免大型聚会,以及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到什么。 1月中旬,中国当局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措施来遏制...

世卫组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已经“达到顶峰”,但并未形成全球大流行

2020-02-28

  导语:2月24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发布会上就新冠肺炎的全球形式做了说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已经“达到顶峰”,但并未形成全球大流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泰德罗斯·阿德汉诺姆·戈巴耶苏斯表示,尽管这种疾病已经蔓延至多个国家,但冠状病毒的爆发还没有形成大流行病,现在使用大流行不仅违背事实,而且极有可能会引起世界性的恐慌。全球人民应当正视并理智对待此次疫情。 ...

【JAMA】从72314例最全临床报告,看新冠肺炎防控的中国经验!

2020-02-28

  导读:武汉封城1个多月以来,新冠肺炎在我国的流行经历了缓慢攀升和迅速爆发阶段,目前终于迎来了现有确诊人数不断下降的有效控制时期,这得益于中国人民抗疫兵贵神速、万众一心。如今,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四起,作为先行者,我们有责任总结并分享抗疫经验,与各国共同争取最终的胜利。   2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吴尊友等在顶级医学期刊JAMA上发表评论...

【研究】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郁文彬:新冠病毒最初发源地或不是华南海鲜市场

2020-02-22

  华南海鲜市场的新冠病毒来自其他地方,这个结论有了基于基因序列的证据。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分析 93 个新型冠状病毒样本基因组数据后发现,基于 120 个变异位点得到 58 种单倍型(基因类型)中,来自华南海鲜市场患者样品单倍型与 H1 有关,而作为更古老的基因类型样本 H3、H13 和 H38 则来自华南海鲜市场之外。这印证了华南海鲜市场不是病毒发源地的推论。...

重要进展!中国科学家揭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进化来源及传播机制

2020-01-21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仍在蔓延。今天,中国科学家发表的一篇最新论文,为我们认识这种新型病毒提供了重要线索。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李轩研究员合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发表论文...

基于中国人群研究发现:长寿秘诀是一周饮茶三次……

2020-01-13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原因之首,2017年约有4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总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在中国,冠心病和中风也已跃居为最主要两个的致死因素。因此,如何用日常饮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直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喝茶养生的说法在坊间流传已久,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相继进行研究,提示适度饮茶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总体死亡率,但由于饮茶文化、生活习惯和疾病谱系的区别,这一结论并不能直...

金橡转化医学信息平台强势推出,助力中国癌症精准医疗

2020-01-04

  近日,金橡医学携手华为云搭建的金橡转化医学信息平台(Translational Research Informatics Platform,简称AcornTRIP)强势上线,该平台将为中国癌症精准医疗的科研和临床医学转化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准确的诊疗参考依据。   金橡医学是全球领先的肿瘤分子诊断服务提供商, 华为是IC...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