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83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015(2014年度)生物医学期刊SCI影响因子分析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SCI影响因子公布的日子,各大期刊的排名和分数都产生了变化。本文中选取了生物医学类中排名前20的期刊,并就他们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整理。 梅斯医学的期刊智能查询系统已经对影响因子进行了全面更新,有需要的网友可以访问http://www.medsci.cn/sci/进行查询。 今年影响因子增长较多的期刊有《LANCET》(上升6.01)、《NA...
关于医学的一些冷知识
身为医生、作家、南极探险家的Gavin Francis写了一本有关人体的书——《人体内的探险》,当我们想让他告诉我们当我们试图修复自己身体时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什么变化,他给出了如下几条: 1、当你做了一个肾移植手术,你的体内将会有三个肾脏。 切除坏掉的那个肾脏是一个更为复杂的手术,所以医生们只是把好...
第三期国家卫生计生委个体化医学检测培训班通知
培训班简介: 精准医学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临床个体化诊疗,即根据病人基因组学等特征制定个体化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案。个体化医学分子诊断技术是鉴别病人基因特征、实现个体化医学目标的关键手段。 随着个体化医疗的快速发展,个体化医学检测市场的需求急剧增加。个体化检测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问题尤为突出。为促进我国个体化医学检测技术的规范管理,提升我国个体化医学检测从业人员的...
国内首家肺癌精准医学中心在沪成立
今天(18日),国内首家“肺癌精准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启动揭牌。该项目由该院和上海市张江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共同联合建设,聚焦中国肺癌精准诊治研究发展,未来将联合国内15家以上三甲医院建立国内最先进的、真正属于“中国人”的肺癌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5年内,10000例以上肺癌患者将获得肺癌精准化治疗。 精准医学是考...
屠呦呦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
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官方公布获奖信息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年度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研究员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同获此奖的还有纽约医学院从事抗疟疫苗研究的露丝(Ruth S. Nussenzweig)和维克多(Victor Nussenzweig)两位教授。该奖将于今年10月1日...
2014届中国医学毕业生月收入垫底
6月10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201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1%,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3487元。跟踪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收入翻番,大学教育的长期回报明显。 中国大学毕业生收入如何? 2015年高考刚刚结束,社会舆论中关于上大学“回报率”争论再起,上述报告针对2014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薪资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并且得...
Cell发布再生医学重要发现
根据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t)一项新研究的结果,人的一生都可以形成新的心肌细胞,但这主要发生在生命的最初十年。而其他的细胞类型则以更快地速度被更替。这项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了,人的一生都在再生心肌,由此支持了有可能刺激失去的心脏组织重建这一想法。 在心脏病发作时,部分的心肌缺乏氧气...
方舟子PK樊代明:医学到底是不是科学?
近日他在“赛先生”微信号上连发三篇长文,即是他此前宣扬的观点中相对不那么荒诞的部分的总结,主要内容有二,第一是批评“医学是科学”的观点,认为医学不是科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西医)和中医都不是科学:“有人狭义地认为中医不科学,其实西医也不科学,它本来就不应该是科学,至少不应该是纯粹的科学。”第二是提倡“整合医学”,认为现代医学有缺陷,要整合进其他内容,特别是中医。 ...
Science医学:绕过干细胞的再生策略
美国费城Lankenau医学研究所的Ellen Heber-Katz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证实,无需添加干细胞,只需利用仍然在哺乳动物中存在的一种原始能量产生形式,就可以在小鼠中实现自发性的组织再生。这项研究发布在6月3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Heber-Katz说:“我们发现...
[ASCO动态]ASCO启动最大型精准医学研究
在6月1日举行的2015年ASCO年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两项临床研究计划,即ASCO的TAPUR研究(Targeted Agent and Profiling Utilization Registry)和国立癌症研究所的NCI-MATCH研究(Molecular Analysis for Therapy C...
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教授黄尚志: 产前诊断应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遗传病产前诊断起步并不算晚,但目前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落后等问题,因此,在前景不断被看好之际,产前诊断还应该更上一层楼。 发展历程 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是预防有严重遗传性疾病或先天性缺陷胎儿出生的一项有效而可靠的措施。其诊断项目包括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
2015年度“邵逸夫奖”揭晓细菌群体感应研究获生命医学奖
6月1日下午,邵逸夫奖基金会在香港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5年度“邵逸夫奖”的获奖名单。邵逸夫奖基金会主席邵方逸华女士出席了新闻发布会。“邵逸夫奖”设有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以及数学科学3个奖项,每项奖金100万美元,每年颁发一次,至今已颁发了12次。奖项面向全世界优秀的科研学者,素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 本年度天文学奖颁予了来自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开普勒...
一位美国医学信息学博士生眼中的中美医疗信息化差异
张少典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信息学系(美国最顶尖的医学信息学系之一)的5年级博士生,主攻医学自然语言处理和数据挖掘方向。很快就将面临毕业的他近日回到了国内,计划用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学习中国的医疗信息化现状。在参观间隙,他接受了健康界的采访。 张少典觉得,中美在医疗信息化理念上有较大差距,国内仍主要围绕IT进行系统开发和应用,而美国则更多地从医学角...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教授因学术不端被调查
5月27号,经过一系列调查后,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公布关于对外科医生Paolo Macchiarini的调查报告,报告称Macchiarini存在学术不端的行为。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Bengt Gerdin教授承担了此次调查,调查报告于5月13日提交给卡罗林斯卡...
华裔学者解开百年医学疑问
最近,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对于医学界百年来的一个现象做出了解释,这个现象就是:如果你最终只有一个肾脏,那么剩下的这只独肾会变大。 当由于损伤或移植而切除一个单肾时,剩余的肾脏能迅速增大50%到60%,显然有一种生理力量扩大了它的容积。...
新型皮下生物传感芯片或助力个体化精准医学疗法的研究
医学的未来在于更好的精确度,而并不仅仅只是诊断,更在于使用药物的剂量,近日,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芯片,这种设备可以在尽可能长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性的分析。 研究者Carrara博士表示,这种新型的生物传感芯片是世界上第一个可以同时测定pH和温度的设备,而且其还可以测定机体代谢相关的分子,比如葡萄糖、乳酸和胆固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