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阜外医院植入国内首例无导线起搏器

2015-02-16

  2015年2月10日上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完成了国内首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开启了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新时代。同时,也迈出了中国参与国际心律失常器械治疗上市前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第一步。该患者也是阜外医院参加的全球无导线起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的第一例患者。   这种无导线起搏器如子弹头大小,直径6.7mm,长度25mm,...

全基因组测序可检测体外受精胚胎大部分遗传病的新生突变

2015-02-13

  2015年2月12日,美国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最大的遗传学实验室Reprogenetics,美国人类全基因组精准测序领导者Complete Genomics,位于中国深圳的国际基因组学研发机构华大基因和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旗下的生殖中心在《基因组研究》(Genome Research)二月刊发表新临床数据,表明可检测出体外受精(IVF)胚胎的单碱基新生突变。通...

上海首例经植入前胚胎全基因组筛查的试管婴儿诞生

2015-02-06

  2月5日,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集爱遗传与不育诊疗中心收获喜讯——上海首例胚胎植入前经全基因组筛查的健康宝宝于2月2日顺利诞生。这标志着该中心三代试管婴儿的“升级版”技术已经落地,更多患有遗传性疾病的不孕不育夫妇将通过该技术实现优生优育。 2月2日,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沪上首例通过PGS技术的试管婴儿降生。(图片来源:...

卫计委:植入前胚胎诊断试点单位发布

2015-01-19

  卫计委妇幼保健服务司已发布了《关于辅助生殖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PGD通知》),审批通过了13家医疗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临床试点。   PGD对预防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生和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指在体外受精过程中,对有遗传风险的胚胎进行遗传学分析,选择基因正常的胚胎移入宫腔。PGD是针对试管婴儿的孕...

植入设备通过规避神经可解除关节炎患者痛苦

2014-12-28

  通过在皮下植入小盘能够为类风湿患者带来福音,革命性的治疗方法能够减轻关节疼痛。   设备只有50便士那么大,通过修改身体神经系统信号减少自身免疫疾病的炎性反应。早期的实验表明改变了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生活。   科学家用植入物发送电脉冲给关键的神经,“黑进”人体的神经系统。这一突破将给广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研究人员还表示类似的技术可以治疗很多慢性疾病,如哮喘、肥胖和糖尿病,让患者不再...

BBC:植入电子装置为类风湿患者带来福音

2014-12-24

  据英国广播公司12月23日报道,这位名叫莫尼卡·洛布莱克的女子参加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学术医疗中心的一项实验。   这一实验是把一个小型起搏器式的电子装置植入患者体内,这个起搏器能把电脉冲输送到一根把大脑信号传递给重要器官的神经。   莫尼卡在接受天空新闻电视台的采访时说,以前要靠最厉害的药物来减轻她的...

研究表明线粒体将排斥外源细胞核的植入

2014-11-29

  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通过对老鼠的研究发现,细胞内线粒体会对核移植产生反应,抵制异源细胞核的植入。   该研究发表于11月20日的《细胞-干细胞》杂志上,题目是“体细胞核移植与同种异体细胞不匹配的线粒体触发免疫反应。”   作者在该文章中写道:在乳鼠核移植的研究中,我们查明了同种异体的线粒体在核交换胚胎...

手术植入物无需取出,新电子植入物可自动溶解

2014-11-28

  美国塔夫斯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个团队共同合作研发一个项目,并将项目成果展示给了公众。他们共同研发的项目是一个由远程无线信号触发,通过加热的方式可以消除老鼠体内细菌感染并可以被吸收的电子植入物。这个由丝和镁制成的器件可以在测试的老鼠体内无害溶解。这个技术之前只在试管实验中展示过。这篇论文已经发表在了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院的期刊上。 &ems...

电子植入物让瘫痪老鼠恢复行走能力可遥控

2014-09-29

   北京时间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培育出一种可遥控的老鼠,他们利用电子植入物让这只瘫痪的老鼠重新具备了行动能力。       这项研究用到的老鼠,背部中央的脊髓被切断,这使得大脑信号无法传递到下部脊髓。但是通过外科手术植入物把电流传递到脊神经,能让它们在跑步机上保持直立行走。...

植入式隐形眼镜你敢试吗?

2013-10-07

隐形眼镜,归根到底是放在角膜外面。它们始终在清洁、透气、持久性等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缺少保护层,易受外界干扰问题一直难于解决。 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劳永逸、能与人体生物自身兼容的晶体材料,彻底对近视进行根治。最近,一项革命性的高科技材料被发现,从捷克迁徙到俄罗斯。 俄罗斯医生Fyodorov发明了一种“领口扣”形的屈光晶体。...

科学家发现植入人类大脑细胞能使老鼠更聪明

2013-03-11

据英国媒体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近日研究发现,将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移植到老鼠体内时,老鼠变得更聪明,学东西更快了,这一发现或对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有所启发。 美国科学家发现,与其他物种相比,人类大脑中的星形胶质细胞更多、体积更大、更具多样性。基于这种观察,科学家猜想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在人类更高的认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老鼠体内...

神奇的研究:将蝌蚪眼睛植入其尾部 居然看到了光明

2013-03-05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古到今,在孩子看来,妈妈的后脑勺上长着眼睛,因为他们无论背着妈妈做什么,妈妈似乎都知道。但如今,“后脑勺长眼睛”的事儿有望变成现实。科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证明,将眼睛植入到蝌蚪的尾部,眼睛仍然可以看东西。 这些研究人员把这一研究结果用“令人震惊”来形容。塔夫斯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的生物学家指出,这一重大发现有众多深远影响,尤其对...

神奇:科学家发明植入脑内芯片 可助盲人重见光明

2013-02-23

德国图宾根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发明出了一种可以修复视力的微型芯片,通过植入病人脑内,放置于眼球后方,帮助9名盲人成功恢复视力。这些病人几乎都是因遗传条件色素性视网膜炎引发的失明。该3mm的芯片能够让1500万患者恢复视觉功能,摆脱失明的困扰。 科学家将微型芯片放置病人视网膜表面下,从而依靠电力刺激病人的视觉问...

美国研发新型生物视网膜植入 盲人可恢复黑白视力

2012-12-09

<div>美国匹兹堡市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肖恩-凯莉经过10年研究,制造出这样一个装置。它由两个同一副眼镜相连的微型相机组成,这副眼镜可向一个和患者眼睛相连的电脑芯片发送图像。</div> <div id="contentText"> <div><a href="http://www.cn-healthcare....

新加坡研究抗癌新疗法 将治疗基因植入癌细胞

2012-12-09

<div>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王朔博士昨天受访时说:“如果我们使用更大型的蛋白质来套住病毒,人类免疫系统就可能察觉病毒的存在。但是肽的体积非常小,被免疫系统排斥的概率很小。”</div> <div id="contentText"> 以基因疗法治疗癌症的研究进展至今已近20年,最大的挑战是科研人员在使用基因疗法治疗癌症时,如何将有关基...

FDA批准首个皮下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S-ICD

2012-12-09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industry/UploadFiles/201210/2012100104214950.jpg" alt="" width="225" height="225" border=&q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