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17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治疗结肠癌的新型药物组合

2015-05-15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美国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仅给予名为TAS-102的单一药片药物组合,就可以不仅延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还可以减缓患者疾病的进展,而且对患者副作用较小。 ...

国务院取消第三类技术准入审批,细胞治疗、基因诊断或将迎来利好

2015-05-15

  国务院发布《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再取消4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不再保留“非行政许可审批”这一审批类别。取消的审批项目包括原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负责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基因芯片诊断等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的药品行政保护证书核发。   2009年,原卫生部制定印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对医疗技术进行分级...

爆料:第51届ASCO年会将宣布四项癌症治疗重大进展

2015-05-15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于5月14日宣布,将于5月29日-6月2日在芝加哥举办ASCO第五十一次年会,会上将宣布四项主要研究的成果。研究结果包括:使用一种广泛饮用的维生素药丸会降低患非黑素瘤皮肤癌的风险;早期化疗可以延长患晚期前列腺癌的男性患者的生命;新疗法可以改善患有一种罕见的肾脏肿瘤的儿童的治疗结果;改善患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成人患者的治疗结果。 ...

Blood:饿死癌细胞的治疗策略

1970-01-01

   最近,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马里兰大学和休斯敦MD 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就一种可以摧毁致命儿童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其他癌症的药物,提交了专利申请。相关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国际著名血液学杂志《Blood》。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Susan Rempe 说:“大多数药物必须进入癌细胞才能杀死它。相反,我们的方法是不给癌细胞提供必...

朱涛: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及新策略的研究

1970-01-01

朱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发表SCI论文近60篇,篇均影响因子>5,论文他引总数超过2000次,H-index=24,朱教授此会议视频已上传至行云学院以供交流学习。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存在的极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是肿瘤起源...

新突破:水凝胶促进干细胞治疗效果

2015-05-15

在多伦多大学教授Molly Shoichet 和Derek van der Kooy共同领导下,一个科研团队用一种可促进愈合的HAMC水凝胶包裹干细胞,再转移到患病小鼠眼睛和大脑内。本研究是正在进行的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修复疾病和外伤造成的神经损伤。HAMC水凝胶是一种可注射的生物可吸收性混合水凝胶,主要成份是透明质酸和甲基纤维素。 干...

辉瑞英立达®(阿昔替尼)获CFDA批准用于进展期肾细胞癌(RCC)治疗

1970-01-01

2015年4月29日,辉瑞公司宣布,该公司的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英立达®(阿昔替尼)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RCC)的成人患者。 该获批基于一项全球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AXIS研究)和在亚洲区域采用相似的设计开展的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的临床...

中国:“基因编辑”会不会重蹈干细胞治疗覆辙?

1970-01-01

“抱歉。”黄军就拒绝采访,挂断电话。这位中山大学35岁的副教授,在国际生物学界掀起一场伦理规范的“史诗”般的讨论后,打算抽身。 2015年4月18日,国内期刊《蛋白质与细胞》在线发表了黄军就团队的研究――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改造。此前,黄军就曾向世界知名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投此篇文章,被拒稿。他认为,部...

里程碑:GSK向欧盟申请基因治疗上市

1970-01-01

2015年5月5日,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GSK)正式向欧盟药监局(EMA)提交了ADA-SCID(腺苷脱氨酶缺陷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症)基因治疗方法(代号:GSK2696273)的上市申请。这一基因治疗方法首先提取患者自身离体(ex vivo)造血干细胞,并在体外培养。然后利用逆转录病毒将正常ADA(腺苷脱氨酶)基因导入自体造血干细胞。最后将改造后...

2篇JCB:癌症治疗新靶点

1970-01-01

   最近,英国莱斯特大学带领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在理解“癌症机制以及如何用新疗法更有效地靶定它”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莱斯特大学Andrew Fry教授带领的这项研究结果,以两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同一期的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生物学》(Journal of Cell Biology)。这两篇论文表明,对细胞分裂机理的新认识,可以揭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

Cell:迷你内脏给结肠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5-05-11

      尽管很难控制癌症患者的肿瘤生长,但是大部分肿瘤在实验室环境下不能存活足够长的时间让医生或研究人员有效地进行研究。目前,一个研究小组从保留了原发肿瘤特性的人和人类迷你内脏中分离出癌变的肠组织,这可能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寻找更好的或者更个性化的治疗结肠癌的方法。   几年前,来自荷兰乌得勒支Hubrecht研究所的Ha...

艾伯维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FDA突破性药物认证

1970-01-01

艾伯维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开发的治疗白血病新药venetoclax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药物认证。FDA认为这种药物在治疗带有17p基因缺失突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方面有着显著疗效。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10%的一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都带有这种基因突变,而在出现抗药性的慢性白血病患者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0%之多。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美国血液学会年会(ASH)上,ve...

免疫细胞治疗的是是非非

1970-01-01

肿瘤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但日前发生在河南的一起“民告官”案件,却让这一治疗手段深陷舆论漩涡,同时暴露出免疫细胞治疗监管滞后的尴尬现实。 ■现状:遍地开花 鱼龙混杂 据媒体报道,河南一名冯姓肝癌患者2014年4月某日在当地医院接受自体细胞免疫治疗,次日凌晨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家属事后得知,国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批准医疗机构采用该方法...

Nature:科学家发现治疗致命性小儿脑瘤的新疗法

2015-05-08

  “我们的结果,为这一令人心碎的疾病提供了一线治愈的希望,”该研究的资深作者和DIPG专家,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学与神经病学教授Michelle Monje博士这样说。“对于DIPG病人的关心,使我努力来寻找新的方法治愈他们。”   DIPG通常发生在4到9岁的儿童中。这些孩子会逐渐失去对肌肉的控制,因为肿瘤会快速的入侵到脑桥,这个区域位于大脑深处,负责连接大脑和脊髓,因此难以通...

神经干细胞给中风治疗带来新希望

2015-05-08

人类神经干细胞治疗中风的首例临床研究取得积极数据:大多数受试患者经过2至4年的随访,神经机能得到少量改善,没有重大细胞相关危害。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医学博士Keith Muir在欧洲卒中组织2015大会开幕式报道了1期临床研究的情况:“几乎所有受试患者部分神经功能在术后得到改善, 这使2期临床试验有了保障。”相关试验是干细胞治疗中风的试点研究(PISCES),是一项开放标签,单...

科学家揭示癌症发展新机制 为肝癌诊断及治疗提供新靶点

2015-05-0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消息,该校科学家与中山大学、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在营养匮乏条件下,癌基因cMyc诱发的丝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激活,对于癌症的发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临床肝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著名期刊《细胞研究》上。 &e...

十年磨一剑,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特别报道·破茧而出

2015-05-07

     面对癌症的魔掌,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索安全、有效疗法的脚步。   上海,更是始终跟踪着国际上肿瘤治疗的最前沿技术——从正式确定要发展质子重离子这一代表当前放疗国际先进水平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尖端技术,到引进设备、建成医院、开展临床试验治疗,前后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   对参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建设团队、医疗团队来说,这个阶段性成果实在来之不易。   三年半,实地调研,摸清底...

吉利德并购涉足表观遗传学癌症治疗领域

2015-05-07

  丹麦时间本月6日,吉利德科技与丹麦私立生物公司EpiTherapeutics ApS宣布签署最终协议,同意吉利德以6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EpiTherapeutics,该价格将在调整之后以现金形式支付。   根据协议,吉利德科技将利用EpiTherapeutics首创新药数据库进行表观遗传学领域调控基因小分子抑制剂特别是组...

干货:光大证券最全美国基因治疗投资分析报告

2015-05-07

   当前美国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的热点是癌症免疫疗法、基因测序和基因治疗。其中前两项在国内相关的报告中已经有详细的介绍,但基因治疗行业动态却鲜有跟踪。本报告简单介绍基因治疗行业在海外的进展。     基因治疗技术基本成熟。自2006年以来,基因治疗在科研领域取得很多进展,重要成果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该技术逐渐成熟并受到学术界的认可。从临床实验的统计来看,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美国医生如何治疗住院病人?

1970-01-01

两年前,家人因呼吸困难被送至全国排名前五十的医院急诊室,发现有非ST增高的心梗,同时并发有肺炎和心衰。当时家人被决定收入呼吸内科,然后由心内科医生来会诊,但主要治疗重点是肺炎。住院期间,家人的心率曾一度降到三十几。虽然明白心率过缓多半是来自于心脏的原因,但我还是提出能否做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比如排除内分泌系统失调,查一下甲状腺功能等等,家人的主治医生听到我的建议,先是一愣,后来说他们呼吸科一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