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5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未来可分析外星生命?太空测试基因测序装置
据每日邮报报道,最近到达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凯特·鲁宾斯(Kate Rubins)将使用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研发的基因测序装置MinION,在太空环境下首次完成基因测序工作。这种口袋大小的测试工具可以帮助深空宇航员生存下来,将来或可被用于解析外星生命。 未来可分析外星生命?太空测试基因测序装置 鲁宾斯在成为宇航员之前,主要...
基因编辑:“改写”生命
与其说是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的蹿红让基因编辑成为了“热话题”,不如说是基因编辑大潮来势汹涌,将韩春雨置身于风口浪尖之上。 2016年刚刚过半,基因编辑技术的“大爆炸”就已迭代上演。 韩春雨的Ng-ago技术问世还未足月,《科学》杂志再次宣布基因编辑又一新工具出炉。6月2日,哈佛――麻省理工博德研究所...
重磅!自然科学基金委“十三五”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明确生命科学、医学五年发展战略及优先发展领域!
2016年6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韩宇介绍相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研究起草和征求意见建议等方面作了介绍,从发展理念和战略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部署、工作重点及战略任务、精准管理和战略保障等《规划》的内容...
曹雪涛院士免疫细胞治疗研究项目获2016年度陈嘉庚生命科学奖并获百万奖金
6月1日上午,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及陈嘉庚青年科学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获奖科学家颁奖。 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获奖项目共2项。“多复变中若干问题的解决”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该成果在解决L^2延拓最优估计等多复变领域的若干重大问题方面做出了创造性的贡献,获奖人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周向宇研究员; “树突状...
大数据-生命科学企业发展催化剂
大数据具有周转快、总量大、种类多以及准确性高这四个主要特征。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来说,除了必要的巨大数据体量之外,数据本身的不断发展变化、多维性以及实时性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在生命科学方面,虽然全基因组测序的数据产出总量巨大,但这仍旧不能完全满足大数据对数据量的要求。为了满足大数据对数据总量的要求,全基因组测序必须与其他各种组学、临床数据、行为参数和环境参数...
生命绿色通道!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今日国家卫计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红十字会总会联合印发通知,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以确保捐献人体器官转运流程通畅,将因器官转运环节对器官移植患者的质量安全影响减到最低。 附 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仲伟主任多次心脏骤停 生命体征尚不稳定
5月6日凌晨,健康界从知情人士获悉,广东省人民医院在医院前口腔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陈仲伟5月5日下午被人重伤后,积极实施营救,并配合警方对此事展开调查。消息称,截至凌晨四点左右,陈主任已从手术室转往ICU继续治疗,目前尚无进一步消息。 以下是上述知情人士提供给健康界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关于我院口腔科陈仲伟主任医师被持刀歹徒砍成重伤的情况报告》: 5月5日下午17时20分许,刚刚办完退...
基因测序行业深度报告:解码生命,精准基石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飞跃 以及国家政策的护航,基因测序行业逐渐升温,报告通过分析基因测序行业的特殊属性和监管模式,以呈现现阶段行业竞争的业态与格局,并针对产业链不同参与者的成长逻辑,预测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 一、报告分析了技术和政策对于基因测序行业的发展推动作用: 突破传统医学痛点,引领精准医疗时代到来 细分领域成长性突出,未来渐成主流 技术加速迭代,成本硬约束突破 ...
四月醉芳菲 生命科学艺术大赏惊艳来袭 完美落幕
2016年4月12日、14日,默克生命科学分别在北京798艺术区前沿艺术中心和上海电影广场5号棚举办了新产品SMCTM Erenna ®单分子免疫检测平台和CellASIC ® ONIX2 微流控活细胞实时分析系统发布会暨成像流式高峰论坛,并取得圆满成功。本次会议以“见微·至臻·致远”为题诠释 “SMCTM Erenna ®单分...
生命好复杂:RNA 的「R」可在太空自然形成?
在搜寻地外生命时,人们最常谈及的方式是寻找遥远行星上的水。但其实,想要了解生命的复杂性,最佳研究对象是彗星、而非行星。事实上,我们已经知道,彗星会形成氨基酸和核酸碱基,这是生命生根的两种关键物质。如今,研究人员可能发现了另一种必备成分:核糖,即 RNA 中的 "R"。 地球生命需要 3 种大分子:RNA、DNA、蛋白质。目前...
《从0到1》作者Peter Thiel:下一场革命将在生命科学领域
3月25日,美国著名企业家、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清华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未来的全球化将没有现在这么显著,各国将更注重消费,下一场科技产业革命将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 蒂尔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他出生于1964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于1996年创办了Thiel资产管理公司(Thiel Capit...
CyTOF:以单细胞的视角重新审视生命
(原题 《Passion, Imagination & CyTOF》,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ean Bendall博士访谈纪要) 很容易想象Sean Bendall博士被列入全美“40 Under 40”名录(每年评选40个在各领域有突出表现的的年轻人);他曾经在斯坦福Nolan实验室任助理教授,这个实验室位于美国Palo Alto小镇,...
美科学家合成最小基因组 向生命之谜迈进一步
据英国媒体25日报道,美国基因组研究先驱克里格·文特尔博士领导的科研团队成功设计制造出人工合成细胞Syn3.0,这种细胞仅包含473个基因,比目前已知的任何其他细菌的基因都要少,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这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人类有望在此项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用基因组“定制”生产清洁生物燃料的微生物,以及“定制”可以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微生物,还可以“...
基因编辑算什么,人工合成生命已经来临
最近,基因组学企业家克雷格·文特尔合成了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包含是任何已知最小基因组的独立生物体,共有473个功能基因。这个细胞是他团队的一个里程碑成果,近20年探索从头开始利用最粗暴的方法设计出生命。 文特尔共同创立一个公司,旨在利用合成细胞制造工业产品,这类细胞工具可以创建定制的细胞药物和燃料等产品。但在强大的“基因编辑”技术...
2016 默克生命科学新产品发布会暨成像流式高峰论坛
会议主题:“见微 至臻 致远” 走进光与影的艺术殿堂 领略盛世里的匠人之作 会议时间:2016年4月12日(北京站),4月14日(上海站) 会议地点:北京前沿艺术展演中心 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51园区内751D(北京站) 上海电影广场5号棚 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上海站) 会议语言:英语/中文 报名注册:点击此处>> ...
Nature揭示生命进化最重要的里程碑
我们知道,物理学家通过观察星星探索宇宙的起源,考古学家根据今天发现的史前古器物重建古代文明,同样地,进化生物学家通过研究现代物种的多样性,来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2月3日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西班牙基因组调控中心(CRG)的研究人员Toni Gabaldón和Alexandros Pitis,...
2015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性发展,充分展示和宣传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近日,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18个成员学会推荐,经生命科学领域同行专家评审及联合体主席团评选和审核,向社会公布了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排名不分先后)。 入选的十大进展为:;磁受体蛋白MagR的发现;细胞内胆固醇运输的新机制;细胞...
借我一双慧眼吧!——生物学家借助数据科学破解生命奥秘
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后,生物学研究迈入全新的“组学”时代,科学家们争先恐后地测序各种有机生物的基因组或蛋白质组。 现在,即使一些简单的实验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而从“背景噪音”中获得想要的结果则成为了一大挑战。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指出,计算机技术正帮助科学家们征服这些数据大山,甚至提出科学假设并对新生物学进程进行解释。...
多细胞生命源于基因偶然变异
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由单细胞构成,从细胞开始特化,自我排列成有序的组织和器官,进化出了多细胞生物,但人们对其中的分子机制却知之甚少。据美国俄勒冈大学网站消息,该校一个研究团队提出,在大约6亿年前,一次偶然的基因突变使细胞内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帮我们的单细胞祖先变成了有组织的多细胞生物。 为了形成并保持有序的组织,细胞...
基因编辑行业分析:闻“基”起舞,改写生命源代码
摘 要 新技术突破孕育巨大市场空间。基因编辑技术飞跃发展,操作简便性、通用性不断提升,使用成本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年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为基因编辑技术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从免疫细胞治疗(CAR-T/TCR-T)到遗传缺陷修复,基因编辑技术的下游应用为彻底治愈肿瘤、先天性遗传病及艾滋病等其他恶性疾病开辟了全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