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639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中山大学发现天然病毒能感染并杀伤癌细胞

2014-10-10

“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这个困惑了全世界医生和癌症病人的怪圈,终于可望打破。《美国科学院院报》最近发表了一篇重点论文指出,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叫做M1的天然病毒能特异性杀死癌细胞而不伤害正常细胞。这种新型溶瘤病毒有望成为下一代抗癌利器。这项研究成果是由中国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颜光美团队独立完成并具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全球癌症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FDA受理安进癌症免疫疗法药物的评审申请

2014-10-10

  安进今天宣布FDA已经接受其癌症免疫治疗药物blinatumomab的评审申请,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阴性的复发性白血病(Ph-ALL)。Blinatumomab获得优先审批资格,PDUFA日期为2015年5月19日。安进也已经向EMA申请上市用于治疗Ph-ALL。Blinatumomab获得FDA突破性药物、孤儿药、和优先评审多重资格,估计评审过程不会遭受什么人为障碍。   Blinat...

癌噬幼儿—被忽视的儿童肿瘤

2014-10-10

  对医生闫杰来说,阳光是很稀罕的东西。每天只有查房的时候,她才能感受到从两米高的玻璃窗外透进来的阳光。病房也被特意装扮得很敞亮,每间屋子里都摆着两到五张1米宽的小病床,上面铺着印有棕色小熊的蓝被单。   “孩子们更需要阳光。”闫杰说。在她供职的天津市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从主任医师到所有医生护士,办公室都没有窗户,因为朝南的房间要留给特殊的小朋友。   文慧,...

中国癌症告急:高收入者恶性肿瘤检出率超整体73倍

2014-10-09

  《中国高收入人群健康报告》样本涵盖了中国福布斯排行榜前10名中的一半,以及中国各行业最具价值企业领导者和中国民族企业经济的领军人物。   据了解,该《报告》首次公布了中国高收入阶层健康状况堪忧的“惊人”数据:中国高收入人群的恶性肿瘤检出率已经高出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整体水平的73倍,心脑血管猝死概率比中国总人口超出1倍,血脂异常...

夜晚是癌细胞扩散的时间段

2014-10-08

  一般来说癌症治疗都在白天进行。不过根据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上的研究称,白天癌细胞的生长受到身体天然激素的抑制,研究人员认为癌细胞的生长主要在晚上进行,这意味着将化疗等癌症治疗的时间改成夜晚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来自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在研究细胞受体蛋白时偶然发现了这个惊人的事实,他们发现其中一种受体蛋白会与糖皮质激...

EMBO Reports: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新型模型

2014-10-08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rror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果蝇肠道发生肿瘤样生长,研究者认为,由于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中也存在类似的基因和遗传相互作用,因此果蝇机体中的相关系统在人类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或许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世界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50...

NanoString与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合作进行癌症基因诊断的研究

2014-10-08

      NanoString技术公司在周一收盘之后宣布将与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合作,加速将基因组标志物的发现应用到癌症的临床诊断上来。   公司称,将公司的Elements试剂应用于nCounter平台,可以对多种肿瘤组织样本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突变的拷贝数以及融合基因情况进行分析。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病人的肿瘤...

自主研发肝癌诊断试剂将投入临床

2014-10-08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院士领衔的课题组经十余年攻关,成功研发出新型肝癌诊断试剂Glypican-3(以下简称GPC3)。日前,该课题组与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GPC3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将正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据悉,研究人员从肝癌cDNA文库分离得到GPC3基因,发现其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达8...

每天喝8-10杯水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

2014-10-07

  美国调查发现:每天喝8~10杯水可使背痛和关节疼痛减轻80%。其原因是,身体脱水会导致血液增稠,关节流体增厚。脱水还会引起关节内尿酸晶体形成,导致类似痛风的关节疼痛。   美国《国际癌症杂志》刊登最新研究还表明,每天喝5杯水可使结肠癌风险降低92%。其他相关研究也发现,每天至少喝5杯水可以使膀胱癌危险降低49%,乳腺癌危险...

癌症患者家属更需防癌

2014-10-07

  由于遗传、环境、饮食等多种原因,我国的患癌人数在不断增多,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癌症患者本身,却忽略了癌症患者的家属。为什么要关注患者家属?因为癌症患者家属有和患者发生一样癌症的危险,因此癌症患者家属更要注意防癌。   癌症患者家属更需防癌的5个理由   1、癌症有一定的遗传相关性。有一些癌症与遗传有关...

日本科学家:血液中存在击退癌细胞的抗体

2014-10-05

  日本冈山大学医院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在人体血液中发现了一种能够遏制癌细胞增殖并消灭癌细胞的抗体。这一发现将有助开发出副作用较小的化疗药物。   健康人的体内每天都会出现数千个癌细胞,但是被各种抗体和免疫细胞清理掉了,科学家并不清楚其中的机制。   该院研究人员注意到,在癌细胞中,核糖体蛋白L29得以高度表达,而...

小心肝!吃4种下酒菜伤肝脏

2014-10-05

      以下几种食物不宜做下酒菜:      胡萝卜不能当下酒菜       1、胡萝卜   因其所含的胡萝卜素与酒精在肝脏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2、凉粉   因其在加...

癌细胞或是“安全模式”

2014-10-04

  人类在与癌症斗争的过程中遭遇了重大挫折,一方面是新的现象不断被发现,另一方面治疗效果没有任何提高。这或许是研究的策略出现了问题,研究肿瘤的生物医学家的思路或逻辑上可能存在缺陷,利用经典的研究感染性疾病的思路可能在肿瘤研究上根本不可行,是时候需要物理学甚至宇宙学家来帮助解决肿瘤研究中面临的困难,不过也确实有一些物理学家开始对肿瘤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了一些研...

NATURE:B细胞淋巴癌起源新解

2014-10-02

  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关于其起源及原因,历来有很多的说法。但是,最近,加州大学微生物和免疫学学院等人,在《SCIENCE》发表文章,对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的起源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09年一篇文章曾经介绍过相关内容介绍:他们在作用于老鼠的实验中发现,鞘氨醇-1 - 磷酸受体-2(S1PR2),一种Gα12 和...

“癌症候选人”名单:你是否上榜?

2014-10-02

  美国医学院教授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癌细胞不仅产生,而且会发展壮大,最终攻城掠地,侵犯身体其他器官。看看这些坏习惯你有没有?   很多人一听到“癌症”这个词,立马谈“病”色变。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和免疫学教授罗伯特·史莱伯发现,如果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维持10年,那你就会成为“癌症候选人”,因为在这10年中,...

《Cell》:维生素D或可破解肿瘤耐药难题

2014-10-01

  维生素D为固醇类衍生物,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麦角钙化醇和胆钙化醇。早在1824年,就有人发现鱼肝油可在治疗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1918年,英国的梅兰比爵士证实佝偻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症。但他误认为是缺乏维生素A所致。1930年Gottingen大学的A.Windaus教授首先确定了维生素D的化学结构,1932年经过紫外线照射...

科普:PD-1 抗体新一代抗癌新星?

2014-10-01

  疫苗、青霉素或链霉素等医学术语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它们具有明显的临床医学价值。如果一个普通医学术语,PD-1,这样两个简单字母组合的一个缩称,几年后也能妇孺皆知,那一定是个奇迹,它的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神密的故事。   PD-1会有什么样的医学价值呢?如果你能记得当年天花疫苗如何根除了天花病毒的感染,消除了人类面孔...

世界首台治癌专用碳离子回旋加速器在兰州问世

2014-09-30

  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自主设计、科近泰基公司加工制造的重离子肿瘤治疗示范装置注入器——紧凑型回旋加速器,近日在近代物理所调试成功。加速器引出碳离子束能量7MeV/u,引出束流强度达到12微安,超出10微安束流强度设计指标。   据悉,该加速器是世界上首台治癌专用的碳离子回旋加速器,也是世界上首台没有任何磁场垫补线圈的重离子回旋...

机体乏氧与肾癌肿瘤微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

2014-09-30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机体乏氧状态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肿瘤微血管生成、术后生存期同一般患者的差异,借以评价机体乏氧在肾癌预后中的地位及作用机制。研究指出,机体乏氧状态可加剧肿瘤内部的缺氧,上调HIF-1ɑ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最终恶化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该文发表在2014年第01期《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中国科技大学发现核糖核酸小分子可抑制乳腺癌

2014-09-30

  从中国科技大学获悉,该校生命学院教授柳素玲在肿瘤干细胞研究中发现一种叫作microRNA100(miR-100)的核糖核酸小分子可以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的更新和增殖,从而遏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迁移。这一新突破日前得到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癌症研究》的高度评价。   乳腺肿瘤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以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