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19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发现,结巴也可能会遗传
虽然语言障碍有多种起因,但人们常用行为疗法治疗类似结巴这类语言障碍。有研究表明结巴可能会遗传,最新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说法。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一篇研究发现,携带特定人类突变基因的年幼小白鼠结巴的可能性更大。 研究人员们在2010年发现N-乙酰氨基葡萄糖-1-磷酸盐转移酶基因上的突变在口吃之人身上更为常见,拥有正常说话方式的人身上没...
CRISPR应用于癌症研究,发现更多药物靶点
本周一,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度大会如期在新奥尔良举行。在本年的大会上,几位知名科学家就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癌症研究与疗法开发中的应用做了具体发言。 David Sabatini·怀特黑德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在大会上,Sabatini对其实验室应用CRISPR技术筛选癌细胞研究性靶向基因与确定细胞癌变途径等...
循环肿瘤细胞研究挑战癌转移老观点
随着癌症的发展,肿瘤细胞会离开实体瘤进入血液循环,由此转移到机体的其它部位。与单个循环肿瘤细胞(CTC)相比,CTC群可以更有效的在机体内扩散。过去人们普遍认为CTC群太大,无法穿过狭窄的毛细血管。麻省总医院(MGH)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发表文章反驳了这一观点,并且提出了降低CTC群转移能力的新策略。 研...
技术专家将带领美百万人进行健康研究
图片来源:NIH 一名技术专家兼癌症幸存者将带领美国总统奥巴马雄心勃勃的100万人个性化医疗研究项目。Eric Dishman现在是加州英特尔公司健康和生命科学集团负责人,从下个月起他将成为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精准医学计划(PMI)同生群项目主任。 今年48岁的Dishman在一个工作团队中制定...
干细胞研究新成果:拔毛变人的神话成为可能
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紧要关头常常拔撮猴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一群活灵活现的小孙悟空,《西游记》里的这个场景在未来或许将不再是“神话”。近日,青岛农业大学生殖科学研究院沈伟教授课题组就在干细胞分化配子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让这一“神话”走向现实有了可能。 由沈伟课题组牵头,携手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加拿大圭尔夫大...
中源协和5800万元购买血液研究所的CAR-T制备技术专利
中源协和4月11日发布公告,将自筹资金 5800 万元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购买一笔无形资产——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疾病的嵌合抗原受体 T细胞(CAR-T)制备技术,包括CD19-CAR-T 及CD33-CAR-T两项专有技术及依托于该技术申请的相关专利。专利申请号分别为:【201510233748.0】和【20151036...
还相信脱脂奶更健康吗?新研究又说我们错了
远离低脂奶酪的脱脂牛奶。最新的研究颠覆了普罗大众的普遍认知。相比脱脂和低脂乳制品,全脂乳制品或许对健康更有益处。 多年来,健康专家一直在告诫乳制品消费者,脂肪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因此,为了得到一个更加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人们应该尽可能选择低脂或脱脂乳制品。甚至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将全脂乳制品从他们的午餐计划中移除,提供给学生的只有低脂...
争议不断的“网红”CRISPR技术研究进展
CRISPR-Cas9原本是细菌在漫长的进化史中演化出的重要防御机制。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可以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现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应用延伸到了基因敲除、删除、染色体重排、RNA编辑、全基因组筛选等众...
Broad 研究所携手亚马逊、谷歌、IBM等开展基因组云端分析软件
剑桥Broad研究所带来了它的云端基因组分析工具——与亚马逊、Cloudera、谷歌、IBM、英特尔、微软合作。 这个压缩到GATK的工具包,是由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软件。自从去年阿尔法(alpha)在谷歌的基因组学基础上推出后,现在已有全世界3.1万注册用户。 Broad与谷歌基因组的合作,使得GATK作为一个SaaS格式(软...
CRISPR先驱 Doudn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Argonaute蛋白是真核生物RNAi的关键效应子,它还参与了原核生物的基因组防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最近在细菌中发现了一种CRISPR相关的非经典Argonaute。研究显示,这种Argonaute蛋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异性。 这项研究发表在三月三十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是著名CRISPR先驱Jennifer A. Dou...
交大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华测艾普实验检测平台,和锐IBD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华测艾普)分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2016年3月30日,上海华测艾普医学检验所与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就中国炎症性肠病(IBD)诊治项目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并决定将诊治中心设立于华测艾普实验室,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华测艾普实验检测平台”。 同时,苏州和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华测艾普亦达成合作,成立“和锐IBD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
单细胞研究领域发展趋势
单细胞组学研究正在经历一场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几乎每周都会有各种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发表的高质量相关论文数量也在大幅上升。全面而科学的统计数据可以使您更轻松地了解当前单细胞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C1单细胞自动制备系统 世界上第一个单细胞基因组研究的自动化解决方案,C1™单细胞自动制备系统采用创新的微流体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从捕获到制备单细...
单细胞组学在肿瘤与免疫研究中的重要性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特别是针对如肿瘤、免疫等复杂的生物网络或是多变的微环境,难度更是大幅增加。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大批的科学工作者在全力以赴,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法,其中肿瘤免疫治疗因有望实现个体化自身治疗,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无论是抗体、DC-CIK以及新兴的CAR-T方法,寻找新的特异性表面抗原都...
干货!一文读懂液态活检研究进展及技术平台
液态活检(liquid biopsy) 液态活检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Sorrells等提出。液态活检主要检测对象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以及肿瘤外泌体(exosome)等,它们来源于肿瘤组织,存在于血液,可以提示肿瘤发展进程及抗药性等信息,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与现有肿瘤检测方法相比,液态活检无侵入性、可频繁多次检测及快速...
单细胞组学在肿瘤与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17世纪,在普鲁士的王宫里,大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向众人宣传他的宇宙观时,曾经大胆的提出:“宇宙间没有两个东西是完全相同的”。此语一出,众皆哗然,有人立即去王宫的花园中试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结果却令在场的所有人大失所望。事实上,不仅仅是叶子,即便微小如构成生物体的每个细胞,其形态和功能都不尽相同。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emsp...
单细胞ATAC-seq——肿瘤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利器
人类细胞的DNA约有6英尺长,如何将这些DNA装入直径仅为5微米大小的细胞核中是细胞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拓扑学挑战。细胞的解决方案是将DNA进行不同层次的折叠形成可以调控的结构,这其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结构就是核小体,进一步再由核小体包装形成染色质[1]。 在每个细胞中组成基因组的60亿个碱基中只有小部分具有生物学活性,能与转录元件结合开始合成RNA,而剩下不活跃的DNA则被包装成高度凝聚的染...
细胞异质性研究策略解析
细胞的异质性 (heterogeneity) 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生物学现象。多细胞生物个体由多种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组成。多种类型细胞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组织和器官。在疾病发生的情况下,异常的细胞常常藏匿于正常细胞之中。肿瘤组织也具有很强的细胞异质性,其中决定肿瘤发展方向的细胞可能只占整个肿瘤组织的一小部分。而且近年研究表明,即使看起来相同的细胞,也可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
质谱流式技术在TIL研究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经常会出现在肿瘤组织中。它们也被称为肿瘤浸润性白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eukocyte)。这些细胞组成复杂、多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由于免疫细胞的异质性,需要对其进行单细胞分析才能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单细胞测序技术解决了单细胞的大规模核酸检测问题,使科学家可以从基因和转录水平深入研究异质性的免疫...
石墨烯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 研究已进入试剂盒研究阶段
近日,重庆西南医院综合实验研究中心专家首次发现石墨烯有助于肿瘤早期诊断,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分析化学》,这对于各类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大部分肿瘤被发现时往往已至晚期。常规的肿瘤检测方法B超、X线、CT等灵敏度有限,且具有放射性,不适合作为普通人群早期筛查肿瘤的方法。体液肿瘤标志物是目前...
【盘点】肠道菌群VS大健康近期研究概况
导语:肠道菌群因其独特魅力,不断吸引着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关注,是近几年来出CRISPR之外的另一个热门领域。 肠道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菌群也被称为“第二基因组”,它与全身很多疾病,甚至是心理都有着密切的关联。下面盘点了近期肠道菌群对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 1. 母亲微生物组影响大,关系后代免疫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