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34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如何让CAR-T细胞在体内更有效?新的递送方法显示治疗实体瘤的前景!

2022-04-11

如今,一种前沿的癌症治疗方法让研究人员兴奋不已,它包括收集并重组病人的T细胞(一组特殊的免疫细胞),然后将它们放回体内,以便检测并摧毁癌细胞。虽然这种方法对白血病等广泛存在的血癌有效,但很少能成功治疗实体肿瘤。 现在,斯坦福大学的工程师们开发出了一种增强CAR-T细胞“攻击力”的递送方法。研究人员将CAR-T细胞和专门的信号蛋白添加到一种具有与生物组织相同的特性的水凝胶中,并在肿...

【全球首发】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重磅发布

2022-04-10

近年来,单细胞测序技术成为生命健康领域追逐的热点,可应用于肿瘤异质性研究、干细胞分化以及组织器官发育研究、神经系统发育研究、免疫方向研究、疾病分型和药物机制以及用药指导等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市场对单细胞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单组学到多组学、从基本到高通量、从哺乳动物到微生物。墨卓生物即将推出MobiNova-100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

【Nature子刊】使用RNA靶向胰岛β细胞,有望摆脱胰岛素!

2022-04-08

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者设计了RNA分子,它可以归巢到人类胰岛β细胞,即产生胰岛素并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被破坏的细胞。这种靶向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研究这些疾病是如何进展的,并提供提供治疗的新方法。这项研究“RNA aptamers specific for transmembrane p24 trafficking protein 6 and Clusterin for the t...

【快讯】以“永生”的海拉细胞牟利!赛默飞世尔被指控并要求赔偿

2022-04-08

最近,赛默飞世尔(Thermo Fisher)正在想方设法逃避官司。该公司被指控在未取得拉克丝遗属许可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海拉细胞牟取利益。拉克丝的家人表示他们“从没见过一毛钱”,不过最近,由法律团队和教授们提交的诉讼提案也许可以扭转这一局面。 三名“法庭之友”周二提交了案情摘要,反对赛默飞世尔公司驳回所有针对自己的动议。 其中,由民权律师委员会,国家卫生法律中心和国家...

【直播预告】基于实时活细胞成像分析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案

2022-04-07

2000年,著名癌症学家Weinberg和Hanahan在Cell期刊发表综述《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1],总结了癌细胞六大特征,这一里程碑使我们对肿瘤细胞生物学的理解有了巨大的进步。至此,不断演变的肿瘤生物学研究帮助我们阐明多种癌症的行为,并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和治疗策略。2022年初,Hanah...

【Nature子刊】“武装CAR-T细胞”以更好地对抗癌症,提高成功治疗实体瘤的可能性!

2022-04-06

免疫疗法正日益成为治疗癌症的成功方法。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开发出武装CAR-T细胞,加强对癌症的免疫防御,这可以增加成功治疗实体瘤的可能性。该研究“CAR T cells expressing a bacterial virulence factor trigger potent bystander antitumour responses in solid cancers”已发表...

【Nature】新发现!人类肺部具有再生特性的新细胞类型!

2022-04-05

研究人员在《Nature》杂志上报告了题为“Human distal airways contain a multipotent secretory cell that can regenerate alveoli”的发现。他们分析了人类肺组织,以鉴定新的细胞,他们称之为呼吸道分泌细胞(RAS细胞)。这些细胞排列在肺深处的微小气道分支上,靠近肺泡结构,在此处氧气被交换为二氧化碳。科学家们表明...

【快讯】吉利德CAR-T疗法先于百时美施贵宝,获批成为首款大B细胞淋巴瘤二线治疗产品!

2022-04-05

吉利德表示,这一批准将使Yescarta在美国的市场规模扩大一倍。Kite的首席执行官Christi Shaw也表示,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并且这一计划已经“酝酿了数年”。 对于那些一线化疗无效,或化疗12个月内复发的患者,现在可以直接使用Yescarta。Shaw表示,随着这项新的批准,公司将加大广告力度,直接面向消费者。就在Yescarta 2017年获得批准后,Shaw在接...

【Cell子刊】从单细胞中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2022-04-02

DNA包装如何调控基因的活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Jop Kind(Hubrecht研究所组长和Oncode研究者)小组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的修饰蛋白的位置。收集关于这些修饰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活性。因此EpiDamID对生物体早...

【快讯】美司法部宣布停止对干细胞领域先驱人物、耶鲁大学林海帆教授的调查!

2022-04-01

林教授的律师Abraham Rein在一份电子邮件声明中表示:“2022年3月30日,美国司法部代表告知林海帆教授的辩护律师,司法部已经停止了对林教授的调查,同时,司法部也已将这一决定告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林海帆教授是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先驱,耕植于该领域数十年。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之后,于1990年获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他在杜克大学医学院任教,在此...

【Nature子刊】24小时生成CAR-T细胞,造福更多患者!

2022-03-30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Penn Medicine)研究人员的一种新方法可以缩短改变患者免疫细胞回输到体内发现和攻击癌症所需的时间。在Penn首创的这类免疫疗法的细胞制造过程——CAR-T细胞疗法——通常需要9到14天。在一项发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临床前研究“Rapid manufacturing of non-activated potent...

“单精揭律”—鹿明生物单细胞蛋白组学云学术研讨暨新品发布会

2022-03-30

单细胞蛋白质组可实现低至单个细胞蛋白表达量分析,揭示细胞个体之间的精细差异,对细胞及肿瘤异质性分析、特定细胞类型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分析、免疫研究、遗传发育细胞周期和微量/珍稀样本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分析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质谱技术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大幅度的提高扫描速度和检测灵敏度,为极微量蛋白样本检测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手段。鹿明生物...

【快讯】昕传生物完成近亿元人民币种子轮融资,专注通用型免疫细胞疗法

2022-03-28

本轮融资由融昱资本、云睿资本联合领投,求臻医学参与战略投资,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立规范的细胞生产GMP级生产与质控车间,开展可在多种免疫细胞上加载的CAR(嵌合抗原受体)研制和多能干细胞来源药物的产业化开发,同时布局下一代通用现货型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方案,开展新生靶点研究。 昕传生物成立于2021年10月,创始团队皆为来自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致力于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细胞药物研发和生产平...

《转》访复旦大学唐惠儒教授:单细胞代谢组学提高对肿瘤细胞代谢的认知,对疾病防治还待学习!

2022-03-26

近日,唐惠儒教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定量代谢组学技术”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唐惠儒教授进行了专访,唐惠儒教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唐惠儒 ...

【Nature子刊】可植入生物技术产生CAR-T细胞,治疗癌症更快、更有效!

2022-03-25

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C State)和北卡罗来纳大学(UNC)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植入的生物技术,可产生并释放CAR-T细胞用于攻击癌性肿瘤。在一项涉及小鼠淋巴瘤的概念验证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常规的CAR-T细胞癌症治疗相比,使用植入物进行治疗更快、更有效。相关研究近期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上,题为“Bioinstructive implan...

《转》访复旦大学李晋研究员:单细胞技术发展迅速,但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2022-03-23

近日,李晋老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单细胞组学技术在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李晋老师进行了专访,李晋老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李晋...

【Science】铜是一把双刃剑:生存,还是死亡?研究揭开细胞铜中毒之谜

2022-03-21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由铜引起的细胞死亡新形式。在科学家Peter Tsvetkov和研究所主任Todd Golub的带领下,研究小组发现铜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产生有害的团块,并干扰关键蛋白质的功能。细胞进入毒性应激状态并最终死亡。 通过揭示参与这一过程的关键成分,研究还确定了哪些细胞特别容易受到铜诱导进而死亡。这些发现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铜...

【快讯】“中国行动计划”的受害者,干细胞先驱林海帆被耶鲁大学停职,学校教职员工疾呼:他受到了不公平对待!

2022-03-20

周四中午,耶鲁大学细胞生物系与干细胞中心的教授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条很长的声明,声援生物学家林海帆,并要求恢复他的职务。据报道,2019年,林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指控欺诈,之后他一直在接受调查。 该声明表示:“海帆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优秀的导师......同时也是我们认识的最正直的领袖。我们完全信任他。我们也相信,司法部对他的调查最终只会证明他是联邦政策的受害者...

《转》访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教授:单细胞组学技术如何助力肿瘤免疫研究?

2022-03-19

3月4日,苏冰教授应邀出席首届长三角单细胞组学技术应用论坛,分享了题为“结直肠癌肿瘤微环境单细胞图谱及调控网络”的报告,整场报告干货满满,观众反应热烈。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苏冰教授进行了专访,苏冰教授就单细胞组学技术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想知道他分享了哪些精彩观点吗?点击下方即可观看完整版视频!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所长 苏冰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