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解码基因编辑应用:CRISPR文库技术从设计到筛选的全景指南
【直播】从“手忙脚乱”到“丝滑测序”,基因实验室变形记
微驭万物-第二届单细胞&时空组学技术前沿与临床应用研讨会
【直播】2025队列多组学研究前沿高峰论坛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35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专访求臻医学周启明博士:用技术创新打造肿瘤基因检测市场新生态

2021-11-29

                                     周启明博士,求臻医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柳叶刀子刊】突破!靶向药物组合首次在携带罕见基因突变的高度恶性脑肿瘤患者中显示出活性,包括具有耐药性的胶质母细胞瘤

2021-11-26

根据Dana Farber癌症研究所研究人员的一份临床试验报告,两种靶向抗癌药物的联合治疗,在携带罕见基因突变的高度恶性脑肿瘤患者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有临床意义”的活性。 近日,研究人员将这项新的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 Oncology》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abrafenib plus trametinib in patients with BRAF...

【JEM突破】癌细胞杀不完?不如试试让它们“休眠”,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

2021-11-25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通过迫使癌细胞进入无法增殖的休眠状态,来防止小鼠体内转移性肿瘤的生长。这项研究发表在11月23日的《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JEM)上,可能会带来新的治疗方法,防止各种癌症类型的复发或扩散,包括乳腺癌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An NR2F1-specific agoni...

【专访】深度剖析无创监测肿瘤进展国际发明专利技术

2021-11-22

近日,领星生物自主研发的无创监测肿瘤进展的国际发明专利获美国专利局授权。为此,转化医学网邀请到了领星医学检验实验室总经理戴春博士、领星生物数据科学副总裁王冠、领星美国战略合作负责人Joseph Monforte博士。三位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该专利的各个方面,如面临的挑战、研发突破、临床应用,以下为访谈内容。 Joseph Monforte:肿瘤疗法的迅速发展,对于癌...

【Cell子刊】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对抗肿瘤的隐秘方法——穿肿瘤细胞的马甲,杀死肿瘤细胞!

2021-11-22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确定了一个树突状细胞亚群,它们有独特的方式来激活T细胞。这些树突状细胞可以将自己隐藏在肿瘤蛋白中,冒充癌细胞,触发强烈的T细胞反应。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兼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 Research)成员Stefani Spranger说:“我们知道树突状细胞是抗肿瘤免疫反应...

【Wiley子刊】肠道里的神奇力量:这种小小的细菌,竟然可以成为杀死肿瘤的又一“利器”!

2021-11-20

细菌通常名声不好,因为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某些可能导致严重疾病的菌株,如肺炎或脑膜炎。然而,有许多有益的细菌,称为益生菌,以不同的方式帮助身体。 辛辛那提大学的研究人员现在设计了一种益生菌,旨在靶向和破坏癌细胞防御,使治疗更容易杀死肿瘤。这一发现最近发表在《Advanced Healthcare Materials》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Engineered ...

【今晚七点】WES助力肿瘤耐药分子机制探索在线研讨会,直播间等您来!

2021-11-19

对于肿瘤耐药分子机制的探索,WES作为一种全面的了解患者基因变异谱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与价值。WES可以通过一次性检测患者全部的外显子区域,了解SNV、InDel、CNV、Fusion等各种变异类型,综合分析不同信号通路和上下游分子的变异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给出更优的治疗策略。 围绕WES与肿瘤分子耐药机制这个话题,我们将特邀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郭琳琅教授和解放军...

【AACR子刊】短期卡路里限制的饮食首次在人体临床试验符合率达91.8%,甚至重塑癌症患者的新陈代谢和抗肿瘤免疫力!

2021-11-18

“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认为,推荐吃七八分饱最健康,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饮食还与癌症、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这是因为饮食直接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受到影响,可能就会发展成疾病。 在接受标准治疗的癌症患者中,涉及短期、严格热量限制的饮食是安全、可行的,并导致血糖和生长因子浓度降低,外周血免疫抑制细胞减少,肿瘤内T细...

【Nature子刊】NeoScreen--一种选择性增殖肿瘤靶向T细胞的新方法将为癌症治疗开辟新的道路!

2021-11-18

近日,路德维希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设计出了一种高效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产生大量专门用于识别新抗原的免疫细胞,并且摧毁表达新抗原的肿瘤。在这里,新抗原指的是一种随机突变的蛋白质小片段,这种蛋白质小片段通常是癌症患者独有的。 这组研究人员将他们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一篇题目为“Sensitive identification...

【直播倒计时2天】WES助力肿瘤耐药分子机制探索

2021-11-17

对于肿瘤耐药分子机制的探索,WES作为一种全面的了解患者基因变异谱的方式,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与价值。WES可以通过一次性检测患者全部的外显子区域,了解SNV、InDel、CNV、Fusion等各种变异类型,综合分析不同信号通路和上下游分子的变异情况,结合患者临床资料,给出更优的治疗策略。 围绕WES与肿瘤分子耐药机制这个话题,我们将特邀来自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病理科郭琳琅教授和解放军...

【AACR子刊】突破!TCR转基因T细胞疗法有望为恶性脑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2021-11-16

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大学曼海姆医学院的医生和科学家首次利用小鼠实验模型成功试验了一种新抗原特异性转基因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脑肿瘤的方法。11月15日,研究人员将这项研究发表于《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 cell receptor therapy targeting mutant capicua transcriptional rep...

【Cell子刊】从“不可成药”到“明星”靶点,这种新的肿瘤靶点可以抑制肝细胞癌的发生,但同时也能促进肿瘤复发

2021-11-10

近年来,许多科学努力和资金都集中在开发以一种酶为靶点的药物上,这种酶的名字叫含有Src同源性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或者更简单地说是Shp2。 过去几十年,它一直被认为是“不可成药”靶点。但随着近年来的研究进展,Shp2靶向药研发逐渐取得突破,它成为当下的潜力靶点之一。十月份的时候,Mirati与赛诺菲达成协议,KRAS抑制剂联合Shp2抑制剂治疗肺癌。 ...

求臻医学携手默克成功举办消化道肿瘤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NGS技术培训班

2021-11-10

近日,由北京健康促进会主办,默克与求臻医学协办的消化道肿瘤精准医疗研讨会暨结直肠癌分子标志物 NGS 技术培训班以线上 + 线下的方式成功举办,会议当日吸引了上万人次观看。通过本次会议,求臻医学作为默克精准联盟(MPU)成员,携手默克及各位临床病理专家,进一步推动结直肠癌标准诊疗规范、促进新知识、新技术落地应用,共同推进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 消化道...

【快讯】罗氏诊断携手顿慧医疗,推动肿瘤精准医疗发展

2021-11-06

11月6日,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罗氏诊断”)与上海顿慧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顿慧医疗”),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缔结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在精准医疗领域的技术储备和优势,加深在基因测序检测技术与应用层面的全面合作,加速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与应用,共同推进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助力精准医疗的持续创新。 罗氏诊断...

【Nature子刊】重要进展!发现个性化放疗的肿瘤特征!

2021-11-04

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癌症疗法,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了与放疗耐药性相关的肿瘤特征,这是发展个体化癌症治疗的重要进展。 十一月三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Inhibition of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function radiosensitizes CREBBP/EP300 mut...

【AACR子刊】诊断恶性儿童脑肿瘤的新方法

2021-11-02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癌症的研究人员与BC儿童医院研究所(BCCHR)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可以更容易地诊断髓母细胞瘤,这是最常见的儿童恶性脑肿瘤。 该检测能够区分需要放疗的极高风险髓母细胞瘤病例,与低风险且不需要放疗的病例,有助于为患该疾病的儿童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温哥华、多伦多、费城、海德堡和莫斯...

单细胞功能蛋白组学在肿瘤研究及治疗中的应用

2021-10-27

癌症耐药性会导致疗效不佳或治疗后复发,是癌症治疗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加州理工学院David Baltimore课题组在Nat Communications发表的文献 “Multi-omic single-cell snapshots reveal multiple independent trajectories to drug tolerance in a melanoma cell line”中...

【肿瘤前沿“高峰论坛”日程】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诚邀您的参与!

2021-10-25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同道 : 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革新,每年癌症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都会持续取得重大进展,定期的基础、临床、产业及资本的深度探讨与交流,对进一步推动癌症诊治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和产业转化具有重...

【乳腺肿瘤与临床转化主题论坛日程】第三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诚邀您的参与!

2021-10-23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同道 : 肿瘤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多因子诱导的复杂过程,探索其机理是有效防治的关键所在,也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随着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领域新技术、新方法不断革新,每年癌症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都会持续取得重大进展,定期的基础、临床、产业及资本的深度探讨与交流,对进一步推动癌症诊治技术、方法创新,促进基础研究向临床和产业转化具有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