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1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会议通知 | 集萃药康 邀您共赴第五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大会背景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长三角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转化医学网共同主办;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
会议通知 | 恒瑞医药邀您共赴第五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大会背景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长三角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转化医学网共同主办;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
会议通知 | 豪森药业邀您共赴第五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大会背景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上海市抗癌协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业委员会、长三角地区肿瘤专科联盟、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转化医学网共同主办;由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上海市抗癌协会青年理...
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发现肝癌细胞干性调控新机制 开辟肝细胞癌靶向治疗新途径
近日,中山大学/广东药科大学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Conserved LncRNA DIO3OS Restrict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temness by Interfering with NONO-Mediated Nuclear Export of ZEB1 mRN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DIO...
【快讯】新药研发与伴随诊断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6月6日,由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承办,转化医学网、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长三角一体化基因检测联盟、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浦东新区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分会—新药研发与伴随诊断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在上海张江药谷圆满召开。 本次研讨会围绕早期临床开发...
上海交通大学樊春海/宋海云/王慧等通过靶向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治疗化疗耐药性肿瘤
2023年6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宋海云、樊春海、王慧等共同通讯在《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Targeted Reprogramming of Vitamin B3 Metabolism as a Nanotherapeutic Strategy towards Chemoresistant Canc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设计了类似双子座的同型靶向纳米颗粒(NP...
【STTT】"不可成药"靶点终突破!中山大学合作揭示小 GTP 酶家族靶向抑制剂的历史、最新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尹国维课题组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华南恶性肿瘤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高益军课题组联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师健友教授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题为“Targeting small GTPases: emerging grasps on previously untamable targets, p...
重磅福利!专家云集,中药研究热点、发文思路尽在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
会议目的和意义 当前,中医药发展的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布局、新目标对中医药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入了解中药新药研发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遇。由上海市闵行区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鹿明生物—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联合主办的“质谱组学驱动的创新中药研究高峰论坛暨鹿明中药研究平台 LUOMICST...
在肺癌精确治疗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沈阳药科大学最新发现!
5月31日,沈阳药科大学研究人员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名为“Gain-of-function mutations in the catalytic domain of DOT1L promote lung cancer malignant phenotypes via the MAPK/ERK signaling pathway”的文章,研究人员称在肺癌精确治疗方面取...
攻克“聪明肿瘤”耐药性!广州大学研究发现靶向肝癌新策略
5月30日,广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Lysyl oxidase-like 3 restrains mitochondrial ferroptosis to promote liver cancer chemoresistance by stabilizing dihydroorotate dehydrogenase”,研究揭示...
【Nature子刊】再添新药!清华大学发现糖尿病治疗新药 可安全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近日,清华大学陈国强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了题为“3-Hydroxybutyrate ameliorates insulin resistance by inhibiting PPARγ Ser273 phosphorylation in type 2 diabetic m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明3HB...
【Nature子刊】重磅!北京大学发现糖尿病治疗新药 血糖控制和减重方面疗效最高
日前,北京大学纪立农团队在知名期刊《Nature Medicine》 发表了题为“Tirzepatide versus insulin glargine as second-line or third-line therapy in type 2 diabet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the SURPASS-AP-Combo trial”的研究论文,该项随...
数辉生物亮相CAPR 2023 ,畅享 AI药物研发盛宴
2023年5月25日至26日,中国AI药物研发大会 (CAPR 2023)在上海召开,菲鹏集团旗下的数辉生物携相关科研成果首次亮相此次大会。会议期间,数辉生物首席科学家马步勇教授分享了题为《分子模拟和人工智能在抗体蛋白药物研发的应用》的学术报告,就其全新的药物模型理论与在场同行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辉生物首席科学家马步勇教授现场分享 特色模型理论,引领药物...
ASCO2023 | 慧渡医疗举办肿瘤领域液态活检学术研讨会,助力肿瘤的个体化诊疗、新药临床试验和伴随诊断开发
2023年6月2-6日,慧渡医疗联合中美合作伙伴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携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举办液态活检学术研讨会,引领新一代液态活检在国际肿瘤领域临床应用最前沿。 一年一度2023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3)年会即将在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6月2日~6日盛大召开,众多世界一流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将汇聚一堂,分享并探讨国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慧渡医疗在本次盛...
CACLP卫星会邀请| 磁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
随着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磁珠作为样本处理环节的核心原料,广泛应用于核酸提取、分子探针捕获、免疫标记、细胞分选等领域。 海狸深耕纳米磁珠十余年,为充分展示海狸磁珠的技术突破与创新,进一步与业内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海狸将开展“纳米磁珠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与应用”主题卫星会,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开展探讨与交流。 5月28日,15:30-17:30,...
以毒攻癌!浙江大学顾臻等团队新开发一款血小板-药物偶联物,可显著抑制肿瘤转移
近日,浙江大学顾臻及俞计成共同在期刊《Matter》发表了题为“T cell-mimicking platelet-drug conjuga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颗粒酶B和穿孔蛋白纳米复合物武装血小板,通过利用T细胞的天然细胞毒性机制来抑制癌症转移。 https://www.cell.com/matter/fulltext/S2590-2385(23)00...
【日程公布】新药研发与伴随诊断技术创新发展研讨会将于6月6日在上海张江药谷举办,欢迎参加!
活动背景 伴随诊断可以通过对Biomarker进行检测,为相关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后疫情时代,生物医药产业迎难而战,持续创新发展,创新药研发速度加快,生物技术探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在行业创新的主旋律下,本土企业正在积极把握创新药研发及发展脉搏,探索中国创新药研发迈向全球化的策略。然而药物临床开发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需要创新, 效率与协...
【直播倒计时1天】类器官的构建与药物研发在线研讨会
类器官正在迅速成为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有力工具,这些与自身器官结构类似的三维(3D)组织可在体外生长,形成其原生器官的“微缩版本”。类器官拥有从健康或病变的细胞和组织中自我培养的能力,并具有多功能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及药物研究中。尽管很多应用还处于早期开发阶段,但以更精确和详细的方式揭示疾病机制,并实现更加个性化的疾病治疗方法的可能性持续加速类器官技术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