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欧易生物总经理张志明:持续逆势快速增长!破解科研服务"不可能三角"的硬核逻辑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找到约58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峰客》专访博雅辑因首任CEO魏东博士:以审慎的态度做基因编辑技术转化

2018-08-16

近年来基因编辑领域连续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2013年,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后,其研究和应用转化的热度获得了进一步提升。国内外公司纷纷布局,共同跻身于这场“基因革命”的浪潮之中。 博雅辑因(EdiGene Inc.)成立于2015年,是中国基因组编辑领域的先行者,现已开发出针对多种遗传性疾病及肿瘤的疗法,首款治疗产品...

关于提名2018年转化医学奖候选人的通知

2018-06-29

转化医学奖推荐单位(专家): “转化医学奖励计划”是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共同发起设立的,得到热心支持转化医学发展的企业人士的倾力支持,于2017年5月正式启动。 “转化医学奖励计划”旨在对转化医学研究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目的在于加速培养一批转化医学相关领域的杰出...

首届转化医学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程京院士、葛均波院士荣获首届转化医学杰出贡献奖

2018-05-23

2018年5月18日,2018年度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大会暨首届转化医学奖颁奖典礼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院士发表重要讲话。解放军总医院任国荃院长、国家卫健委科教司杨青司长、联勤保障部队白忠斌副司令员、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陈景元局长致辞,陈赛娟院士、陈香美院士、魏于全院士、葛均波院士、程京院士、宁光院士、张学敏院...

零距离与顶尖学者探究生物医药行业前沿发展,5项专题聚焦癌症最新研究及转化

2018-05-16

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 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 大会时间:2018年10月12-14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2018首届国际癌症大会暨第三届国际癌症代谢与治疗大会(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anc...

《转》访中检院王军志副院长:监管科学应该为转化医学提供更多支持

2018-05-08

如何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进行转化,如何保证项目安全有效,合法合规?这就需要标准的检测方法、评价技术以及法规——监管科学。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20世纪末N...

转化医学的新领域:深海生物医学 从小分子褐藻糖对癌症的辅助治疗看深海生物医学的临床未来

2018-04-11

褐藻糖胶之简介 褐藻糖胶自1913年,瑞士Dr. Kylin在研究日本冲绳居民之低罹癌率时,发现褐藻表面之黏滑成分,即为「褐藻糖胶 (Fucoidan)」。褐藻糖胶,中文学名为褐藻多糖硫酸脂,又名岩藻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或褐藻多糖,属于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是褐藻表面黏滑成分之一。褐藻糖胶存在于海藻中褐藻门的藻类,包括了昆布、海带、裙带菜、海蕴、马尾藻等褐...

首届“转化医学奖励计划”候选人名单公示

2018-01-05

为了对转化医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激励和培养转化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牵头,联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发起设立了“转化医学奖励计划”。 电话:021-64370045转610719 地址:上海市瑞金二路197号瑞金医院科技楼704室 转化医学奖励计划评审管理...

首届“转化医学奖励计划”候选名单公示

2017-12-26

  为了对转化医学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以及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进行奖励,激励和培养转化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由上海广慈转化医学研究发展基金会牵头,联合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发起设立“转化医学奖励计划”。   按照《转化医学奖励计划章程》,2017年度“转化医学奖励计划”于6月启动,共收到26份推...

【盘点】转化医学网2017年度人物新鲜出炉!

2017-12-26

人物篇:年度人物盘点   张锋Broad研究所、MIT 张翼展云霄,锋芒惊天下 基因编辑领域,谁人不识张锋。34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最年轻的华人终身教授,打破钱学森保持多年的记录,其辉煌的成就和年轻的岁数让人不得不膜拜一番。   张锋主要研究领域为...

胚胎干细胞转化为心肌细胞简便方法被找到!

2017-12-25

从胚胎干细胞到心肌细胞,期间涉及多个分子途径,至少包括200个基因精确的定时激活,耗时颇大,这是心脏相关研究进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近日,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宣布,他们找到了将干细胞快速转化为心肌细胞的简便方法。这项研究于2017年12月21日在《Genes&Development》上发表,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种快速获得研究性心肌细胞的简单方法,也为心肌细胞再生疗法...

科研转化到临床,要迈过多少道门槛?

2017-12-12

科研与临床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科研服务于人类,医学科研最终要落地于临床。 然而科研到临床这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落地两字可以概括,我们需要真正做到科研临床相结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坚持科研的目的,在于其最终会使人类群体收益。 近些年,基因检测市场不断膨胀,各方褒贬差距很大。基因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投入,到...

2017(第四届)自噬与疾病转化医学研讨会

2017-10-18

生物谷将于12月8日到9日在上海举办第四届自噬与疾病转化医学研究研讨会,围绕自噬调控新机制, 转化医学和自噬与疾病,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做深入探讨, 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临床转化。 二、会议特色 1、关注自噬前沿研究,自噬机制调控, 自噬与与凋亡, 自噬相关基因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2、探讨自噬...

“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访谈实录:构建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推动全国科研进程

2017-09-27

2017年9月19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开幕典礼在中科院过程所举办。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为共建实验室揭幕,来自业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见证了这一时刻。 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DAS)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勳 (Nam-Hoon Kim)先生和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CRISPR的史上最高精度!Jennifer DoudnaNature新作点亮基因编辑转化的未来

2017-09-24

近日,Jennifer Doudna团队研究发现Cas9蛋白的特定变体可以提供更为精准、脱靶率更低的目的基因切割,这种新型Cas9蛋白的引入将CRISPR技术脱靶率降低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有望帮助彻底解决CRISPR技术在应用上的“脱靶效应”。 该研究对应文章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杂志,题为“Enhanced proofreading governs CRI...

构建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推动全国科研进程

2017-09-20

构建转化医学合作平台,推动全国科研进程 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 9月19日,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珀金埃尔默转化医学工程共建实验室开幕典礼在京召开。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为共建实验室揭幕,来自业内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并见证了这一精彩时刻。珀金埃尔默探索与分析解决方案事业部亚太区总裁金南...

伯豪生物CSCO卫星会邀您玩转转化医学(9月28日,厦门)

2017-09-19

伯豪生物CSCO卫星会邀您玩转转化医学——全程全面助力临床医生实现biomarker的发现与临床应用 2017伯豪生物CSCO卫星会,将携手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市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与您分享biomarker研究的特色项目“肺癌警哨”。 伯豪生物十五年biomarker研究经...

重磅研究:人类皮肤细胞可直接转化为运动神经元

2017-09-09

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开发人类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但却因为不能在实验室培养人类的运动神经元而显得困难重重。运动神经元驱动肌肉的收缩,一旦受损,则引发致死性疾病,比如肌萎缩侧索硬化与脊髓性肌萎缩症,两者最终都会导致瘫痪和早死。   在这项研究中,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将取自健康成年人的皮肤细胞直接转变为运动神经元,而实现这一...

超级芯片:一秒内将皮肤细胞转化为任何类型的细胞!

2017-08-09

来自于俄亥俄州立大学再生医学和细胞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新技术,这一技术被称为组织转染(TNT),该技术可用于修复损伤的组织,包括器官,血管或神经细胞。TNT是一种纳米级电穿孔技术,能够在细胞外膜中产生临时通道,将新的细胞重编程因子直接植入表皮皮肤细胞。 日前,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期刊。研究创造了一种可移植硅芯片,其能够在一秒...

PNAS:大麻素并非一无是处,ω-3脂肪酸可转化为大麻素抗炎症!

2017-07-19

大麻素,又称大麻类物质,是从印度大麻中发现的,也可由体内的ω-3脂肪酸产生。大麻中有一种众所周知的大麻素-四氢大麻酚,含有本品的大麻吸入人体后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但也具有抗炎作用。一项动物组织新研究揭示可以将ω-3脂肪酸转化为具有抗炎益处的大麻素,同时不会引起精神病学方面的化学级联反应。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生物科...

2017代谢组学与转化医学研讨会

2017-07-07

本次会议邀请了高校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围绕肿瘤相关代谢物的发现、单细胞代谢组学、 微生物代谢组学、脂质代谢组学等议题及代谢组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交流,并针对代谢组学研究存在的分析标准不统一、数据库不完善、代谢组学与其他组学数据的整合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推动代谢组学的发展与临床转化,并促进交流与合作。 会议简介 主办方:生物谷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