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546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新发现!中山大学发现胃癌治疗新靶点 揭示治疗新策略
近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CTL6A protects gastric cancer cells against ferroptosis through induction of glutathione synth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编码SWI/SNF亚基的肌动蛋白样蛋白6a (ACTL6A)在GC中高表达。AC...
【PNAS】重磅!最新研究发现可增强“抗癌疫苗”效果的“最佳结构”!
一个多机构合作开发了一种新的mRNA衍生物,并在小鼠模型中展示了其高细胞免疫诱导的抗癌活性。这种新型mRNA具有梳状结构和牙齿形状的双链RNA,可激活免疫细胞,并在使用黑色素瘤和淋巴瘤模型小鼠的实验中表现出高抗肿瘤作用。这篇题为“Comb-structured mRNA vaccine tethered with short double-stranded RNA adjuvants max...
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南京医科大学发现潜在治疗靶点CKG(癌症守护基因)的巨大治疗潜力!
7月11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在CELL子刊《iScience》上发表了名为“Cancer-keeper genes as therapeutic targets”的论文,研究发现敏感的CKG--易受结构扰动改变的基因--是特别合适的治疗靶点,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显示了CKG巨大的治疗潜力。 https://www.cell.com/iscience/fulltext...
【CTM】温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发现肝癌铁死亡新机制 揭示增敏肝癌耐药新靶点
近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钢团队联合美国梅奥医学中心Lewis Roberts教授和澳门大学陈强教授在国际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Loss of LncRNA DUXAP8 synergistically enhanced sorafenib induced ferroptosis in hepatocellular ...
十年磨一剑,三年露锋芒 | 2000+样本见证实力,空间代谢组三周年感恩回馈
随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1年9月30日发布的《关于发布生命科学部2021年度指南引导类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指南的通知》中,对拟资助研究方向做了相关的通知,其中第1条:生命现象观测的高精度、多维度、跨尺度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研究中提到关于空间多维组学的研究方向(如下图)。 图片来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址:https://www.n...
免疫抑制新选择!中南湘雅研究团队发现鼻咽癌免疫抑制剂与生存状况的有效信号
7月7日,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研究团队在柳叶刀子刊《Heliyon》上发表了名为“Role of β-catenin in PD-L1 expression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的研究文章,研究有助于开发β-catenin或TCF4抑制剂作为潜在的新选择,用于鼻咽癌免疫检查点的免疫抑制。 https://doi.org/10.1016/j.h...
重磅!天津医科大学发现胰腺癌治疗新靶点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了题为”BICC1 drives pancreatic cancer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VEGF-independent angio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BICC1在胰腺癌非VEGF依赖性血管生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导致...
【Cell Death Dis】北京大学:新突破!治疗结直肠癌新靶点!可抑制肿瘤转移
本研究发现WFDC3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通过ERβ/TGFBR1信号轴促进雌激素诱导的转移抑制。WFDC3与ERβ相互作用,并通过抑制其蛋白酶体依赖性降解提高其蛋白稳定性。WFDC3通过er β介导的转录抑制TGFBR1的表达。用galunisertib(一种用于临床试验的靶向TGFBR1的药物)阻断TGFβ信号传导,会损害WFDC3缺失诱导的CRC细胞的迁移。此外,WFDC3在结直肠癌中有...
点赞!上海交大研发水凝胶微球疫苗 增强消融后抗肿瘤免疫反应
7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王忠敏、崔文国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论文“Interventional hydrogel microsphere vaccine as an immune amplifier for activated antitumour immunity after ablation therapy”,通过在雄性小鼠的原位胰...
【7月19日直播】Oxford Nanopore 纳米孔测序在感染性疾病和病原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线上研讨会
测序技术在病原微生物学和传染病的应用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包括从分离株中生成完整的微生物基因组,以及直接从样本中快速检测病原体和抗菌药物耐药性。 然而,较长的周转时间、较高的经济成本以及传统测序平台的技术限制阻碍了许多此类应用的广泛采用。 Oxford Nanopore纳米孔测序能够提供快速、准确且经济高效的方法来识别和表征微生物的基因组成,并跟踪传染病的传播。除此之外,纳米孔测序...
清华大学/美国得州大学/中科院揭示靶向肿瘤的有效新辅助免疫治疗方法
近日,清华大学/美国得州大学/中科院研究人员在国际知名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 with antibody-guided IL-2 pro-cytokine promotes and rejuvenates dysfunctional CD8+ T c...
揭示胃癌转移的内在机制!海军军医大学发现潜在治疗靶点!
7月10日,来自海军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了名为“Liqui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enhances WNT signaling pathway of peritoneal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cer”的研究文章,研究显示抑制WNT信号通路会降低MA上清液的生长促进作用,该结果...
【Nature子刊】山东大学与哈医大肿瘤医院:新发现!可识别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新策略
我们对采用ypN0的Miller-Payne分级为4/5级TNBC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相比,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4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 63.8% vs. 83.0%, p = 0.003)和5年总生存率(OS, 71.0% vs. 85.5%, p = 0.007)均低于采用ypN0的Miller-Payne 5组...
【快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研究成果首次登上柳叶刀子刊
日前,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卢洪洲教授、王福祥教授团队取得新突破,首次在《柳叶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发表论文“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M0417 (SSD8432) plus ritonavir for COVID-19 treatment...
【Nature子刊】浙江大学最新研究:提高癌症免疫治疗的有效策略
7月10日,浙江大学夏宏光、王东睿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题为“ARIH1 activates STING-mediated T-cell activation and sensitizes tumors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的研究论文,描述了肿瘤通过ARIH1和ARIH1-DNA-PKcs-STING信号传导的缺...
重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揭示肺腺癌诊断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新靶点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NLRP11 protein bridges the histone lysine acetyltransferase KAT7 to acetylate vimentin in the early stage of lung adenocarcinoma”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转录组测序及定量蛋白...
最新!广州医科大学发现致癌因子功能调节新机制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了题为“K235 acetylation couples with PSPC1 to regulate the m6A demethylation activity of ALKBH5 and tumorigene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ALKBH5的赖氨酸235 (K235)被赖氨酸乙酰转移酶8乙酰化,...